物以”硒“为贵—万塘村翠冠梨的进化史
在铁桥镇有这样一句话“万亩梨子万亩姜,万亩双椒飘四方……”在铁桥镇众多农产品当中,最出名的还是铁桥镇的翠冠梨,翠冠梨属砂梨系,七月上中旬上市,果实扁圆,果面洁净,果肉呈白色,果核小肉厚质细嫩爽,汁丰味甜,风味带蜜香,别有滋味,有「百果之宗」的美誉。
雷必轩,开州区铁桥镇万塘村人,从1981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始种植梨树,有长达37年的种植经验,雷必轩说,刚开始自家种的是雪梨,每年进行简单的修剪、施肥就足够,那时候很少用农药,都是用一些土办法种植,梨吃起来细嫩可口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村里开始兴起了“翠冠梨”的种植,为了适应大流,他将自家种植的雪梨改种为“翠冠梨”。
在种梨的过程中,雷必轩接触到了新的技术,修枝、施肥、疏果、套袋都讲究科学方法,渐渐地,他将一套完整、科学的种梨方法熟练于心。
一次到永川学习的机会,雷必轩第一次接触到了“富硒”这个概念,他想,人家能种“富硒西瓜”“富硒橙子”,那我为什么不能来尝试“富硒梨”呢?他了解到“硒”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,它具有抗癌化、抗衰老,保护心、肝、肾、明目、美容等多种功效。
于是,雷必轩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调查,发现硒元素对人体不仅好处多多,而且在富硒梨的种植过程中,要减少甚至停止使用农药,这样能保证梨子绿色健康。
雷必轩的富硒翠冠梨历经多年的苦心研究、实验,在失败中吸取经验,终于在2016年试种成功。同年还成功申请注册了经营商标“新梨花庄,”并于2017年成立了“重庆市开州区梨花庄种植合作社。”今年7月已通过农业部绿色食品抽检,这也就意味着将来的每颗梨子身上都会被贴上“绿色食品”的标识。
雷必轩说,目前合作社的富硒梨共64亩,但是如果出现产量供不应求的情况,周边的农户只要按照他的要求进行统一施肥、种植、销售,也可加入进来实现共同增收。
据介绍,今年的富硒梨除损耗外已卖出4万多斤,目前已全部售完。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销售,也有开州本土平台对他的产品进行宣传,但是由于知名度以及浏览量的原因,在平台上销量并不理想,通过与雷必轩的交谈,我们了解到,为了将自己的富硒翠冠梨的知名度推出去,他着实费了很多心思,例如梨子的包装都是由自己设计并找人制作,而且在每个箱子中都贴心地为顾客准备了三件小物品:削皮刀、垃圾袋、擦手纸巾。从他的说话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自己产品满满的自豪感。
今年7月初,梨子就全部从树上摘下转移进冻库,到八月初富硒翠冠梨就已全部销售完毕,目前冻库中还剩下的就是寻常的翠冠梨了。“只要梨子一入冻库,放进去是什么样子,取出来就是什么样子,品质不会受到影响。”据雷必轩介绍说,自己住宅旁的冻库是由农委出资赞助自己修建的,全天24小时运作保证梨子的品质。
雷必轩经过不断努力,通过了国家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的检验测试,成功种出富硒梨,还有自己的一套富硒翠冠梨生产技术规程,从土壤到施肥都有着严格的标准,也正是因为具备里了这种做实事的心态,雷必轩才能在一次次的试种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,然后才有了今天他独一家的“富硒翠冠梨。”今后他希望能通过电商销售这条路,真正地将自己产品的销路打开,让“新梨花庄”这个商标深深地烙刻在顾客的心里,让“富硒翠冠梨”的受众遍布全国。
临行前,雷必轩邀请我们来年3月到万塘赏花,到那时可真是应了诗里所说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景象。
“十里梨花绽铁桥,万亩翠冠倾天下。”铁桥镇素有“梨之故乡”的美誉,铁桥镇举办梨花节已有数年历史,梨花观赏资源非常丰富,尤以万塘的梨林风景最为优美,梨花林蜿蜒数里,蔚为壮观。